新闻动态 新闻页广告图

行业资讯

  近年来,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迅速。虽然经历了2012年的回头潮,但2013年下半年起又呈现出逐渐企稳回升态势,特别是艺术品出口、艺术品网上交易增长快速,给艺术市场注入新的活力。根据《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》,2013年中国艺术品画廊、艺术经纪、艺术博览会一级市场的交易额为475亿元,同比增长3%;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易额为438亿元,与2012年基本持平;艺术品出口额为60亿元,同比增长76%;艺术品网上交易额为30亿元,同比增长67%;此外,现当代原创工艺美术品交易额为 800亿元,同比增长23%;艺术授权品、艺术复制品、艺术衍生品的交易额为 200亿元,同比增长11%。

  画廊艰难前行

  2000年以来,中国的画廊业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。部分专业画廊进入了所谓的“赢利时代”,而外资画廊大量涌入,也形成了多元竞争的活跃景象。根据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调研统计,中国内地的画廊有3366 家,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,并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。以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为中心,画廊数量较多且质量较高,二、三线城市亦有相当的画廊数量,在市场上与一线城市形成互补。以代理制为经营模式的正规画廊多集中于文化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,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浙江、江苏、福建、河南、山东等文化发展相对繁荣的省份。

  中国画廊业基本上以小、散为主,大部分没有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,无论从经营的专业性,还是从经营规模上看,都比较薄弱,发展基本并不十分牢固,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肆虐下,部分资本逐步退出画廊行业,画廊屡屡出现关停或倒闭现象。但与此同时,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,画廊经营也不断与时俱进,在传统的店铺经营之外,不少采用其他更为灵活的经营方式,包括2013年的热点“电商”,以及灵活运用微信、微博等自媒体。近年来,文化部也高度关注画廊行业的生存环境,积极鼓励和支持画廊行业的发展,争取相关资金给予扶持,各地也设立艺术基金给予扶持。

  艺术品拍卖趋势向好

  拍卖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风向标,一直以来都是判断市场走向的关键。2013年,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成交额上虽没有大幅度的提升,仍处于市场调整期,但是依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与行业特点。

  一是趋稳向好。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, 2013年中国书画作品的上拍量为313430件,成交量为146350件,成交率为47%,成交金额297.12亿元,所占市场份额为68%,相比2012年有8.67%的增长,尽管相比2011年的593.44亿元有较大差距,但已表现出市场回暖的趋势;油画及当代艺术品的上拍量为13731件,成交8232件,成交率为60%,成交金额为33.59亿元,相比2012年已有15%的增长,所占市场份额为8%,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。

  二是热点多元化。中国书画因其良好的保值、增值性和庞大的收藏群体,依然是市场中最热门的板块。同时,油画雕塑、古玩杂项、碑帖等板块较之2012年也是稳中有升。热点的多元化意味着艺术品市场的逐步回暖,藏家开始涉及更多的收藏领域以规避风险。

  三是走出去效应初显。2013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现象,就是内地拍卖公司“走出去”与国外拍卖公司“走进来”。国内的拍卖公司如嘉德、保利在2013年纷纷在香港地区开辟了新的战场。而国际知名的拍卖公司苏富比、佳士得也加快了在中国内地发展的步伐,分别于2013年在北京、上海举行了中国内地首拍,并显示出了两家老牌拍卖公司的强劲势头。

  四是网络交易兴起。网络拍卖的迅速发展是2013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一大特征。据中拍协统计,2013年仅通过中拍协网络拍卖平台组织的网络拍卖会就有3097场,成交额高达92.79亿元,同比增长了7倍。国美、苏宁、淘宝纷纷试水艺术品拍卖,掀起了一轮电商与艺术品联姻的热潮。除了艺术品电商外,随着微信日益成为最重要网络用户交流平台,微信拍卖也悄然兴起。

  艺术金融暂时受挫

  中国艺术品基金经历2011年的井喷后陷入困境。2011年45款艺术品信托产品的总规模达到了惊人的55亿元,但紧接着2012年艺术品市场整体下调,艺术金融也进入了寒冬。国内艺术基金普遍设计的2.18年的平均发行周期,也让2013年成为“艺术品信托退出之年”。2013年有29款艺术品信托(基金)到期兑付,涉及资金额26.42亿元。其中,上半年有10款艺术品信托面临兑付期,涉资8.8亿元,而进入下半年则更是空前,有19款艺术品信托密集到期,涉资17.62亿元。2013年也成为艺术品基金“兑付”的困难之年。

  退出的同时,2013年艺术品信托市场持续低迷,参与的信托公司较前一年减少8家,降幅高达66.67%。发行的产品数量也骤减了21款,降幅为61.76%。